
高中生增强抗压性掌握抗挫折
每年9月份,对马上开始的高中一年级生活,大多数学生是陌生的。
第一,是对高中学习生活的不适应。高中一年级的学习困难程度比初中加强了,不只学习的强度及量有显著增加,而且,所学常识更概括、更抽象,更难于理解了。第二,是人际关系不适应,高中一年级新生假如迟迟结交不到新朋友,会使学生感到非常孤独,产生种种不好的心理反应。
因为一进高中就有一种紧张的高考考试氛围,同学间你追我赶的角逐态势会给新生带来重压,紧急的会产生心理障碍,因此要对高中新生提前进行“抗压”和“抗挫”教育。
给父母的建议:加大亲子交流,帮助孩子主动适应新的学校生活
开学之初,父母要多和孩子沟通交流,知道孩子在新学期的学习愿望和需要。和孩子一块,从物质、心理、精神方面做好筹备,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,准时消除孩子心理上出现的焦虑情绪。有空闲可以与孩子一块去新学校逛逛,参观一下孩子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地方,帮助孩子早日熟知新的学习环境。
指导孩子制定一个和学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时间表,敦促孩子早睡早起,按时就餐,通过调整“生物钟”,逐步改变孩子的心理“放假”状况,用按部就班的办法帮助孩子找回学生的角色,使孩子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中。引导孩子拟定新的学习计划、学习计划,看一些名人传记,激起孩子的求学欲望,成功动机,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活观。
开学之初,父母还应抽出时间通过聊天的方法多和孩子进行交流,准时知道孩子所在学校的班级状况,比喻学校环境有什么新变化?来了什么新教师、新同学?又有了什么新朋友等,跟孩子多谈谈学校生活,有意识地从平时娱乐、游玩等话题转向有关学习的话题,如新课程、与新同学关系等。通过交流方法准时知道孩子对新教师、新同学的感受,帮助孩子熟知新教师、新同学,打造好的人际关系。同时,多一定和鼓励孩子的大胆尝试,增强孩子的自信心。

给班主任的建议:加大思想指导,帮助学生愉快适应新的集体生活
关注学生的思想、心理疾病,是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第一步。开学后对于班主任来讲,打造好的班级文化环境,帮助学生形成好的习惯,尽快适应新的集体生活是最重要任务。
要精心设计、布置班级环境,开好首次主题班会,让新教师、新同学在班级活动中互相认识、彼此接纳和信赖,打造和谐融洽的班级文化环境,给全体学生一个“回家”的感觉。依据学生点性格特征点和兴趣专长,设计组织好首次集体活动,让学生每人有项目、个个有角色,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融入集体生活,增强集体凝聚力。
要充分借助课余时间进行走访和家访。进家庭、进课堂、进宿舍,走近父母、走近学科教师、走近学生,多方面、多角度,准时知道学会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思想动态,对发现的问题要“冷处置”。对问题学生,要耐心细致地教育。发现优点准时表彰,多鼓励引导学生,帮助学生走好第一步,过好每一天。

给任课教师的建议:加大学习关心,帮助学生从容适应新的学习生活
作为任课教师,开学之初的最重要任务不是忙着赶进度,开新课,抓成绩,而应放手架子、扑下身子,走近学生,知道他们的学习兴趣、学习技巧,对学习有哪些需要,从心里上关心他们,让他们对学科学习产生兴趣,鼓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。
只有从内心知道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学习需要,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学期的学习生活。为此,任课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办法,指导学生在身心两个方面做好筹备,打造好的学习心理状况。
应该注意借助课堂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法指导,帮助学生打造自主学习的信心、习惯和办法,形成课前自主预习,课堂主动参与讨论、合作、交流,课后主动做完作业,主动和其他教师、同学交流反馈学习经验,解决疑难问题的学习态度。指导学生逐步适应新的学习生活要坚持按部就班的原则,由易到难、由简到繁,使学生逐步适应,尽快从自由、轻松的假期生活回到紧张、有序、充实的学习生活上来。
在家庭和学校帮助下,开学初,同学们自己也要调整好我们的心态,应结合实质状况,重新对自己进行学习定位,将目的定在能力范围之内,给自己增加成功的机会。要掌握学习、掌握生活、掌握健体,作到劳逸结合。
在感到紧张或疲惫时准时进行自我调整,适合放松,譬如多参加集体活动、和爸爸妈妈、朋友聊天进行倾诉,听音乐、做运动等,把烦恼抛在昨天,以愉悦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。出现“开学不适综合症”是正常现象,就像成人放长假后不愿上班一样,只须父母和学校有方案的做好引导,孩子就会非常快适应新学期的学习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