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悉,本次大赛是国内首个初中生科普作文类比赛,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。大赛在全国1000多位报名选手中选拔101位入围决赛,需要学生以《五十年后的XX》为题,在3小时内写作科普作品,最后决出一等奖12名、二等奖15名、三等奖19名及出色奖若干。
“通过这次比赛,大家看到不少初中生拥有出色的科普写作潜质,他们中的一些人或许将成为将来国内科幻写作的种子选手。”中国科普作文协会秘书长石顺科在同意记者采访时说,通过作文比赛,不只在学生中普及了科普意识,也为大家将来的科普写作事业储备了人才。
大赛评委会专家、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王直华指出,评价一篇文章是不是是真的意义上的科普文章,除去要语句通顺、言辞达意以外,还要将科学性、创造性、实践性、逻辑思维性纳为评选标准。同时,好的科普文章要与学术区别开,描述和结论不需严谨如论文,手法上应多用故事、比喻、笑话等,科学术语要用,但引入要生动;公式也要用,但解说要详细。
据专家介绍,近年来,西方发达国家正通过政策、立法、资金等方法,积极推进本国科普事业的如火如荼,科普写作在欧美不少学校遭到追捧。
大赛承办者、清华紫光教育机构总裁李凌己指出,在国内的素质教育内容中,应愈加看重学生科普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。相比于传统的作文写作,科普作文的写作具备多重的价值与意义。